在浙江省兰溪市的街头,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在旅游旺季为景区构建安全屏障,在夜间照明不足的路口添加一份“安全”,在农村重点路口开设“马路学堂”......他是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云山中队民警杨扬,以“在岗一分钟,认真六十秒”为座右铭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坚守,连续三年获评兰溪市“优秀公务员”的荣誉,正是对他实干精神的最好注解。
旅游热潮中的 “暖心守护者”
“第一次来兰溪就感受到了温暖,必须给交警点赞!”近日,来兰溪旅游的李女士将车辆随意停放在云山街道景区周边道路,杨扬现场纠正后并未处罚,而是递上一张印着停车地图的“暖心提示”,这样的“首违警告、轻违免罚”的柔性执法,让外地游客在陌生城市感受到温暖。
每逢暑期,辖区“天下江南”景区迎来旅游热潮,辖区人、车流量激增,杨扬所在的云山中队开启常态“加班”模式。面对景区日均超1.7万的人流量与车流高峰,杨扬协调多部门推出了“旅游保障3+3”机制:联合文旅部门划定3 处临时停车场,协调公交公司增设3条旅游专线接驳点,组建由交警、志愿者、商户组成的3支志愿服务队;同步推行“首违预警、违停引导、快速处置”3项柔性管理措施。6月中旬至今,这套机制已引导1.2万余辆次外地车辆规范停放,景区周边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为旅游经济注入持续活力。
平安大道上的“隐患啄木鸟”
“这个路口夜间照明不足,必须加装路灯!”不久前,在莲花路发生一起行人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作为“路长”的杨扬来到现场后发现该路口夜间照明不足,十分危险,于是在处理好交通事故后,当即将该隐患上报至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协调多部门及时整改路口隐患。
“路长制”是杨扬扎根基层的重要抓手,他担任黄大仙路、环城北路、10余条城市及农村道路的“路长”,为切实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他协调推进十里亭村、黎明村等村落推进“无交通事故村”创建工作,交出了环城北路交通事故量同比下降52.1%、伤人数下降68.5%的亮眼答卷。今年以来,杨扬围绕路长制积极开展“道路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共计排查辖区80余处道路隐患,均已限期交办完成整治,实现管辖范围内“0”重大事故发生、辖区道路安全系数以及群众出行满意度显著提升。
日前,在兰溪市黄大仙路新北站路口一辆大货车遗撒400余箱矿泉水,瞬间造成交通堵塞。杨扬第一时间组织过路群众组成“援助组”,肩扛手递快速清理路面,20分钟内恢复道路畅通,警民协作的事迹被多家高质量媒体报道,浏览量超10万+。“当时没想别的,就是得赶紧让路通起来。”回忆起当时情况,他语气平淡,却难掩对群众安全的牵挂。
马路学堂里的“普法宣讲员”
“大姐,戴头盔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是给生命上把锁啊!”在辖区云山路上,杨扬正耐心地向市民王女士讲解驾驶电动车时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为切实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守法意识,2024年7月以来,杨扬便在兰溪车流最密集的路口,摆起“马路学堂”,用身边事故案例给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市民“补课”。
近一年来,他已组织7200余名交通参与者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在云山街道后地村,杨扬开设的“乡村学堂”成了老人和儿童的“安全课堂”,不仅准备了老花镜方便老人阅读宣传资料,还通过有奖问答的方式赠送了1200余个爱心头盔。“以前觉得交警只会开罚单,现在才知道他们是真担心我们安全。”曾因闯红灯参加“马路学堂”的市民朱先生感慨道。
更特别的是,杨扬每月将违法行为人信息推送至村社,让1100余名“违法者”变身“宣传员”,在学堂现身说法。不仅如此,还打造了“杨扬说交通”短视频系列,录制15个视频,累计观看23万人次。在抖音直播中以“礼让斑马线”“一盔一带”为主题与市民互动,单场直播观看量超9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的立体宣传网,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在杨扬创新宣传举措下,辖区11个重点路口电动车守法率达92%以上。
“每减少一起事故,每多一个人戴上头盔,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正如杨扬所说,这份对平安的执着,正化作兰溪街头最温暖的风,吹拂着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心。(董剑浩 张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