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人物
2025 07/09 11:57:32

“人民的迪sir”为人民——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边境管理支队民警迪力木拉提·阿不都热西提

字体:

褪色的警衔,裤脚沾着泥土,袖口磨得发亮。老乡们见他便扯着嗓子喊:“迪Sir,今天宰了羊,来家里坐坐啊!”这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边境管理支队三道河边境派出所民警迪力木拉提·阿不都热西提的日常。

辖区群众喜欢把迪力木拉提亲切地称为“人民的迪Sir”,这都源于他多年来用真心真情融入乡亲们的生活,成了大家公认的“自家人”。

对群众像亲人,倾心为民解难题

做群众工作,需要耐心和爱心。迪力木拉提把群众工作比喻成一杯茶:“茶泡越久,品起来越香。民警和群众的心贴得越近,工作就越顺畅。”

从参加工作之初,迪力木拉提就经常自掏腰包给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但终究是杯水车薪。于是他在户籍室放了爱心捐款箱,向每个来办户籍的群众讲述需要受助群众的实际困难筹集善款,大家都信任他,纷纷慷慨解囊。每次收集到一定金额的捐款捐物便组织起爱心捐助活动,上门送到困难群众手中。多年来,虽然换了不少单位,但他的善举从未间断,先后为辖区各族群众办实事上千起,慰问弱势群体350户562人,捐赠物品价值4万余元。

 微信图片_20250709102032.jpg

迪力木拉提·阿不都热西提(左三)与其他志愿者共同为辖区困难群众捐赠物资

2011年,女友给他赠送了一台上万元的单反相机,希望男友能为她多拍些好看的照片,但迪力木拉提却把相机带回了派出所,用来为辖区群众拍身份证照片。十几年来,这部相机已经为群众拍摄了十万多张照片。这也是迪力木拉提多年来工作态度的写照:群众的事永远比自己的事重要。

现在,迪力木拉提和辖区群众更像是亲友,辖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有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家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的院子里堆的柴火在哪儿,他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迪力木拉提的女儿艾迪娜3岁时,由于夫妻双方都忙于工作,迪力木拉提将她送到辖区群众艾力家寄养了一年。而艾力也对艾迪娜视如己出,成为一段佳话。

作为辖区小学的法治副校长,迪力木拉提长期致力于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他多次尝试对接各个慈善机构,为学校和困难学生争取赞助。经过四个月的努力,为141名小学生从“守护花蕾计划”基金会申请到帮扶名额并获赠“花蕾礼包”。

2022年4月,村民阿某刑满释放回到辖区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迷茫。迪力木拉提得知后多次上门与阿某开展谈心,鼓励其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决心,还帮助阿某通过互联网学习月嫂技能。在迪力木拉提的帮助和鼓励下,阿某成功获得“金牌月嫂”资格证书并签约某月嫂公司,目前月收入能达到8000至12000元。

“迪警官解开了我的心结,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也要和他一样,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如今阿某经常和迪力木拉提一起资助其他困难群众。

干工作有实劲,平安辖区守卫者

2022年5月,迪力木拉提被分配到“全国公安爱民模范集体”三道河边境派出所。为了让辖区群众尽快认识自己,他新建了一个专门用于社区警务工作的微信号,在走访时挨家挨户地加好友,目前他的好友列表中人数已有3200多人,群聊也有17个,这些微信群将群众与迪力木拉提紧紧地绑定在一起。

邻居家的狗太吵闹了、孩子玩游戏乱充钱了、亲戚欠自己的钱多年未还……各种求助塞在迪力木拉提的手机里,眼看都要装不下了。

 微信图片_202507091020311.jpg

迪力木拉提·阿不都热西提为辖区小学生讲解国旗知识

“社区民警的工作很琐碎,大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迪力木拉提说,许多求助信息其实已经超出了他的工作范畴,时常还有半夜发来的信息,但他都会认真回答。在许多群众眼里,迪力木拉提的微信号就是个答疑平台,只要有事,找他没错。

除了解决群众困难,这些微信群还是他的反诈“主阵地”。“有时候我看到新的有关反诈的文章就会随手转发,自己做的反诈海报也会时常发一发。”迪力木拉提的每个群聊、朋友圈里各种反诈海报和反诈公众号文章应有尽有。虽然很费时费力,但为了更贴近辖区群众实际情况,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所有宣讲用的PPT、海报,迪力木拉提都坚持自己完成。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迪力木拉提不断学习新技术。近年来,他通过自学无人机和创新三维实景地图应用,全面完善辖区建筑物各类基础信息,已经完成对辖区40个区域的航拍及建模合成工作,为提升民警人口熟知率以及在“辖区管控、巡逻防控、侦查打击、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6月22日,牧民吐尔逊·阿瓦孜的60只羊走失,迪力木拉提与同事通过调取周边监控并利用无人机在附近村落搜索,很快便将走失羊群悉数寻回,为牧民挽回7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调纠纷有巧劲,奏响“团结和谐曲”

大柳树村有多个民族成分,因习俗、邻里琐事、土地问题时常引发矛盾纠纷,迪力木拉提时刻保持敏感性,在走访中排查矛盾纠纷苗头,把握症结,耐心疏导化解。

今年6月18日,牧民赛某的7头牛进入农民王某的玉米地中,啃食玉米并踩踏约10亩菜地。两人发生争吵,由于语言不通冲突愈演愈烈,大有“一言不合就出手”的态势,迪力木拉提了解情况后,将两人请至“四合”调解室,联合村委会、司法所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

 微信图片_20250709115542.jpg

迪力木拉提·阿不都热西提在 “四合” 调解室成功调处矛盾纠纷

“村里的矛盾调解和城里的还不一样,夹杂着不少人情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有时候你得找个中间人,才好进行下一步调解。”为全面巩固辖区民族团结的良好根基,迪力木拉提按照事前研判、事中处置、事后跟进的调处原则,创办合情、合理、合心、合意“四合”调解室,专门选聘不同民族的群众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生产监管员、乡风文明宣传员、警风警纪监督员及网格长、十户长、巷道长等“四员三长”,与民警一起参与纠纷调解、巡防守护、宣传教育,促使村民能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四合”调解室创办以来,迪力木拉提先后调处矛盾纠纷145起,缓和家庭、邻里紧张关系92人、帮助要回各类拖欠薪资、欠款40余万元。先后收到辖区群众赠送锦旗39面、感谢信18封,被群众给予了“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的美誉。

这些年来,迪力木拉提的荣誉柜中已经密密麻麻地放了好几排奖章和证书,但第一排放的永远是爷爷阿不都瓦依提·买买提所获得的三级解放勋章、一级独立勋章等荣誉,他以此来激励自己以爷爷为榜样,忠诚履职,服务人民。

“守一片乡土,护一方平安。我将继续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迪力木拉提表示,他热爱这份职业,要坚守从警初心,一直做乡亲们信得过的党员干部,做人民离不开的“迪Sir”。(王帅 王鹏飞)

【责任编辑 -赵婧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