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河县公安局户籍服务窗口的等候区里,各类民生业务咨询声此起彼伏。指尖在政策汇编本上快速翻动间,连珠炮式的问题都被转化为条理清晰的解决方案,户籍女警将百余项业务细则化作脑中的立体索引,用温暖的笑容与专业的应答,在键盘敲击声与材料翻阅声中,服务着每一位群众。
工作照片
看似平凡的户籍工作,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像武含、韩静、赵璟汶、孙怡心、王酝帆、郑月皎……这些户籍女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在群众需要的第一线,是单调、枯燥,甚至是痛苦、忧伤的。然而,她们在户籍民警这个平凡又光荣的岗位上,一干就是数年。
三尺高台的“微笑天使”
三尺高台,方寸之间,是她们耕耘的天地。有一群身着藏蓝警服的女民警,窗口的文明礼仪和服务意识早已深入骨髓,用微笑化解焦灼,以耐心抚平不安,以专业传递温情,是群众口中的“微笑天使”,更是温情与秩序的无声守护者。
唐河是140余万的户籍人口大县,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基数大,前来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特别多,各乡镇户籍室日均接待群众100余人次。
清晨八点,户籍民警赵璟汶提前半小时到岗、打开饮水机、整理好桌上的老花镜……这是户籍民警的必备流程。在户籍窗口,她们都带着独有的细致、热情、耐心、柔美,坚持微笑服务,热情服务,细心解难,用真心赢真心。
“自己每天都重复的小事,对老百姓来讲可能就是大事。只有始终坚持用一颗爱心、一张笑脸、一腔热情为群众办事,才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户籍民警赵璟汶有感而发。
办证窗口的“服务之星”
“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户籍女警始终将这一理念深植心间,从细微之处着手,精心编织起为群众服务的温暖网络。
近年来,户籍窗口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当人们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中,她们却毅然坚守岗位,推出“预约办”“延时办”“上门办”等便民措施,主动为群众提供贴心的预约服务,让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安服务的温度。
2024年中考前夕,湖阳派出所户籍民警武含了解到辖区初三学生临近中考仍有大量学生急需办理身份证,加之学业紧张不便请假,导致他们在中考报名参试面临一系列难题,于是牺牲中午与晚上的休息时间,延时服务为数百名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办理了身份证。
2024年5月初,辖区刘某来到大河屯派出所户籍室寻求帮助,称其女儿一直没有户口,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的不便,为孩子上户口成了全家急需解决的难题。民警郑月皎核实情况后,及时受理了刘某为孩子落户的申请,多方调证并按照要求进行上报审批,很快便完成了刘某女儿的出生登记,解决了刘某一家的烦心事。
服务没有标准答案,但群众的笑脸是最好的评分表。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中踏踏实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奏响了平安和谐的音符,赢得了群众的赞许,最重要的是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从警时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派出所的“全能选手”
基层人员少任务重,作为各派出所里的唯一女警,她们身兼“数职”,不停地在户籍岗位、行政内勤、社区警等不同角色中转换,面对繁琐的基础工作,她们化身“大管家”,从档案整理到后勤保障,从数据统计到活动协调,成为派出所里不可或缺的“全能选手”。
在基层派出所,这群女警以创新破局,将个人特长融入工作日常。户籍女警孙怡心、董海舫等人利用业余时间拍摄反诈普法短视频,以真实案例改编情景剧,用方言演绎诈骗套路,在社区微信群、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累计覆盖群众上万人;夏季行动、冬季行动期间,看到身边警力紧张,韩静等人主动请缨,克服困难,配合办案民警奔赴各地出差抓捕;家长里短的纠纷,考验着女警们的智慧与共情力。王酝帆等人结合辖区矛盾纠纷特点,借助群众来访办理业务的时机,广泛收集基层辖区矛盾纠纷,创建“户籍民警+社区民警”协同收集化解机制,2024年以来累计化解20余起。
派出所的“全能选手”——户籍女警,她们用多重身份打破职业边界,以温柔力量扛起责任重担。当户籍室的灯光照亮暮色,当反诈视频刷屏朋友圈,当矛盾双方握手言和……这些瞬间,皆是她们对“全能”最生动的诠释。
“我们办的不仅是证件,更是民心。”户籍民警韩静轻抚着党徽说道。这些在方寸窗口书写大爱的女警们,正用特有的细腻与坚韧,让冷冰冰的户籍数据开出温暖之花,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化作万家灯火里最安心的注脚。(吕纪春 沈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