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任哥,这里有个旅客遗忘的背包需要开包确认身份信息,请您来一下!”“收到,我马上来!”遵义南站进站口,正在维护旅客进站秩序的民警任光远放好对讲机,立即向候车室内走去。
遵义南站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苟江镇,距遵义站28公里,是渝贵铁路线上的一个四等车站,日均客流1000余人,主要为沿线外出务工的群众和来遵义旅游的外地游客。任光远是贵阳铁路公安处遵义站派出所派驻在遵义南警务区驻站的执勤民警,现年已经59岁。
任光远入警照片(左二)
五个月前,派出所领导考虑任光远的年纪大了,打算将他安排到稍微轻松一些的内务岗位,但他还是向组织申请到遵义南警务区去执勤:“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已经闲不下来了,还是更喜欢这种忙碌而充实的工作节奏。”
开展消防检查
多年的从警经历,任光远不仅练就一身本领,也让他养成兢兢业业的工作习惯。一到警务区,他便马不停蹄了解情况,合理运用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不断深耕站区治安管理,努力维护好辖区的安全稳定。“任哥来后,经常开展各类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他一丝不苟认真工作的精神让我们很佩服!”遵义南的站长对他竖起大拇指。
开展安全培训
今年春节期间,遵义南站客流大增,停靠车次增加到23趟,日均客流量达到5000人次左右。“进站口、候车室、站台,这些都是旅客容易发生纠纷口角、遗落行李物品的部位,我自己多走一步、多说一声、多看一眼,这样才能放心。”为确保旅客出行安全,老任在候车室里来回不停地巡逻提醒、安全检查、答疑解惑,忙碌的身影总是穿梭在车站的各个角落,几圈下来已是汗流浃背,嗓子沙哑。同时,正是在他“唠嗑式”的宣传下,车站很少发生旅客遗落行李物品的事情,旅客安全感满满。
对铁路职工开展安全培训
“任伯伯,你还在站岗啊,吃饭了没有?要多注意身体嘞!”“我吃了的,送完这批旅客我就去休息会……”任光远日常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也感染着身边人,在一起工作的遵义南站客运员小吴眼里,他就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长辈。
寒暄几句后,任光远又来到站台,拿起喇叭维护旅客上下车秩序:“先下后上,请大家文明有序乘车,注意站台和列车缝隙啊……”安全送走这趟车,老任往候车室走时,看见玻璃门上满头银发的自己,不自觉地整理了一下警服,把头上的警帽正了又正,彷佛又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积极为旅客提供力所能及帮助
1989年6月,任光远穿上警服,正式成为铁路公安队伍的一份子,年轻的他满怀热血,先后在执勤、刑侦、乘警等岗位任职,积极投身维护社会治安、服务群众的工作中。
上世纪90年代的火车站周边“鱼龙混杂”,盗窃、抢夺、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任光远调入遵义站派出所刑侦队后,面对办案业务不熟悉的困难,他没有退缩,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心扎到学习中,一遍又一遍翻读卷宗,一次又一次跟着师傅前往案件现场勘查,历经无数个日夜,终于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业务能手。每次出警,他都能在案发现场发现蛛丝马迹,将碎片化的证据串联拼接起来,还原案发过程。
1993年的一天,派出所接到铁路机务部门一批含银电池触极被盗的报警,涉案总价值约10000元。当时,10000元的案值算是特大案件级别,任光远主动请缨加入专案组,第一时间投入到现场勘查工作中。在认真细致的工作下,他将在案发现场发现的零碎信息进行串联,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新思路,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任光远在刑侦岗位工作的三年期间,侦破各类案件40余起,为铁路企业和旅客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哗啦啦……”一列复兴号动车组从遵义南站疾驰而过,将老任的思绪带回近段时间。
2023年10月,任光远服从组织安排支援乘警支队。为尽快掌握列车乘务民警工作要领,他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虽然做了很多年的警察,但作为乘警,我还是个新兵呢!”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不断地向工作人员询问了解列车情况,向比自己经验丰富的同事讨教值乘方式方法。
任光远值乘期间收到的锦旗
2024年8月,任光远在值乘列车时接到一位年近70的老年旅客报警求助。老人乘车期间不慎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挎包丢失,里面有1000多元现金和重要证件。虽然老人言语不清,表达能力弱,任光远还是凭借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大概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一边耐心安慰老人,一边带着列车工作人员寻找,一边调取相关车厢视频,很快找到了遗失的挎包。几天后,老人专程给他送来一面锦旗。鲜红的锦旗上,“尽职尽责热情为民,失而复得温暖我心”的字眼,是老人对他最朴素的致谢。
找回旅客遗落的挎包
从警近36年,一万三千个日日夜夜转瞬即逝,如今的任光远已是满头银丝,但他依旧眉眼炯烁、步履坚定,坚守在服务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的一线岗位上。“这是我从警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我特别珍惜穿这身制服的每一分每一秒。”老任整理着警帽,眼里充满不舍。
休息片刻,老任走进人群中,巡逻、宣传、提醒,又开启了忙碌模式。( 许璇 吴志伟 刘天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