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No.1!”
2月6日晚,在位于迪拜郊区沙漠地带的2025年第六届阿联酋全球特警挑战赛上,当黄河作为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的最后一棒冲过终点,看到时间定格在“3分55秒”时,他知道“赢啦”!
当晚,浙江特警队在这场46个国家、103支特警队伍参赛的,被誉为全球特警“世界杯”的比赛中,勇夺团体桂冠。从去年的第52名到今年的第一名,所有的不甘、遗憾、辛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鲜花、掌声蜂拥而至,但400多天备赛、277天集训的背后,各种艰辛和苦痛,只有队员自己清楚。
2月10日,黄河载誉回到家乡湖州,分享了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解密全球特警“No.1”是怎样炼成的。
年纪最小却担负最后一棒
“浙江特警,敢打必胜!”虽然距离比赛结束已过去了几天,回顾夺冠时候的心情,黄河还是很激动,“夺冠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全球特警挑战赛,是由迪拜警察总局主办的一项国际化特警竞技挑战类赛事,每年2月,在位于迪拜郊区沙漠地带的阿尔罗瓦耶赛场举行,被誉为全球特警圈的“世界杯”。比赛为期五天,共设有火力突击、闪电战术、战地救援、塔楼突击、极限体能5个科目。每天进行一个项目的比拼,最终对五项比赛的总成绩进行排名。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比赛,各国派出的队伍实力更加强劲。在前四天的项目中,黄河所在的浙江特警队和另一支参赛队比分咬得很紧,差距微乎其微,最后一天的极限体能项目就是“决胜局”。
1998年出生的黄河是浙江特警队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小的,在此次挑战赛参加其中三个项目的比拼。
极限体能项目采取团队跑的形式,不仅考验速度,在行进过程中要突破重重关卡,比如越高架梯、蹬攀绳墙、匍匐水坑、引体向上滚动木桶等,总共要越过20多个障碍,一旦越障失败,就要从头再来。黄河因擅长突破最后几个障碍,被委以重任,安排在最后一棒。
决胜就在此刻。“所有人的目光和期待,在我上场的那一刻感受到了。”黄河如闪电之影,划过赛场,“零失误”冲向终点,看到计时器上显示的“3分55秒”时,现场一片欢呼。“这个科目十分考验体能和战术布局,很多国家队伍都是在这个科目上失利,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跑进了4分钟以内。”
那一刻,黄河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和自豪,振臂高呼,和队员一起将国旗披在身上绕圈跑。
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比赛结束,黄河发了一条朋友圈,“让五星红旗在世界赛场上高高飘扬,去年失去的,今年全部都要拿回来。”
黄河是湖州长兴人,从小在体育方面就超于常人。“他从小就爱蹦跳,只要是和运动沾边的,那都是王者。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和我说,妈妈,跑步是没有人能够超越我的。”黄河的妈妈说。
谈到为何选择做一名特警,黄河坦言,读中学时就立志成为一名警察。高考时,为了能考上浙江警察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特警方向),他要比其他考警校的同学多练三个科目——引体向上、4×10米折返跑和立定三级跳远。
“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当时引体向上满分是26个,他每次练都会咬牙多拉几个。”从小就对黄河有着高要求的爸爸,现在说起儿子也满是自豪。
黄河如愿考上了浙江警察学院,就读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毕业以后,黄河进入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当上了一名特警。在这里,他是训练最自律、最刻苦的那一个,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场。
充沛的体能、精湛的技能,让黄河很快在湖州特警支队崭露头角。在一场全市特警比武中,获得了综合体能第一、狙击枪射击第二的好成绩。他靠着不懈的努力,收获了前往浙江特警队集训的机会,并收获了参加世界大赛的“入场券”。
然而,通往“世界冠军”之路永远都不可能是坦途。
去年,黄河作为中国特警B队(浙江)成员,第一次赴迪拜参赛,和团队一起在极限综合体能项目中取得全球第十的成绩,创造了当时我国参赛队单科目最好成绩。最终,团队总分是第52名,没有实现既定目标。
第一次参加全球特警挑战赛回来后,黄河在心里默默定下目标——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再次参赛。他和队友没有沮丧,而是把不甘化作训练的动力和汗水。
集训227天里跑坏了4双鞋
接受失利,总结经验,再次出发。在训练中,黄河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尤其是在魔鬼集训中,为达到更快更高的目标,他不断负重、越障练习。手上的皮,一层一层地被磨掉,他都毫不在意,擦擦手再来。
去年8月13日至17日,在杭州举行的“尖刀·使命”2024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上,来自全国公安机关的35支代表队420名公安特警特勤队员同场竞技。黄河作为浙江公安特警代表队中的主要成员,在其参加的解救人质、极限越障等3项科目中,取得两块金牌的佳绩。黄河再一次赢得了参加特警“世界杯”的“入场券”。
这之后,是漫长的封闭训练。每天从晨曦初露到夜幕降临,从障碍跑到狙击射击,他们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还要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装备的使用技巧,以及战术配合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40℃高温下的负重越障、-10℃模拟雪地的战术攻坚,趴在地上一等就是数小时的狂风阻击训练……每天睁眼是练,梦里还是练。
“我觉得我就像个机器人一样,我的手和脚,甚至是肌肉在看到某些训练器材时,就会自动开练,就是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来发挥指令,就已经刻在骨子里了。”但他说,和“能为国争光”比起来,这一切都不叫累。
这样的训练强度是备赛的日常。集训的227天里,黄河跑坏了4双鞋,打完了1.5万发子弹。
为了能提前适应场地,黄河和队友们在今年1月24日就出发前往迪拜,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春节。但一到那儿,黄河就因为水土不服、昼夜温差大等原因,患上了严重的感冒。
“为了快点好起来,我一直在吃药,好在最后没有‘拖后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黄河说,即使平时的训练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到了赛场上还是会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高水平对决,其实就在毫厘之间,心理素质就成了决定性因素。
事实证明,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们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与战斗力,奔跑出了湖州公安美丽警队的卓越风采。这是中国速度和力量,更是中国精神!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鲜衣怒马、热血淬炼,不至于前、不止于此。载誉归来,黄河马不停蹄地投身“全警主训”,继续他的“热辣滚烫”。(湖公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