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的战略部署和全总“559”工作部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黑龙江省总工会组织开展“创新创造创优创效”活动。
近日,“创新创造创优创效”活动结果揭晓,牡丹江中院立案庭庭长卢文丽领衔的“机关审判一线工作室”入选“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培养名单。
牡丹江中院立案庭现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女职工8人,庭长、副庭长均为女性。2024年9月23日,副庭长马玥被省总工会评为“学习成才女职工”。牡丹江中院立案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做实诉前调解指导工作,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工作取得新成效。
创建“三调联动”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确立党委政府组织领导、人民法院引领示范、综合部门协调推动的联调联动格局,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手段,形成功能互补、信息互通、程序衔接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与司法局联合下发《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对接工作细则》,明确对在调解组织主持下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等,人民法院依法开展司法确认,当事人可以此为依据申请执行。在法院内部设置诉调衔接工作室、信访接待室等“室点”,在街道和村镇等基层组织普遍建立司法联系点,实现矛盾纠纷即时化解。
注重科技创新驱动,让司法便利触手可及
建立“龙法和”多元解纷指挥中心,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将线上调解指导覆盖到全市823个村屯、171个社区,依托“龙法和”云法庭,对基层综治组织进行调解指导、帮助调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便民服务承诺,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2024年,牡丹江法院“龙法和”云法庭累计协助指导1086次,帮助调解31次,咨询办理132次,联系法官118次。2024年10月,牡丹江市总工会成为全市首家“龙法和”云法庭入驻单位,并在牡丹江市总工会建立“龙法和”云调解工作对接点,取得良好效果。
创新创优工作机制,确保多元解纷取得实效
推进重点领域专业化调解,与市总工会共同签发《牡丹江市总工会、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深化推进“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意见》,并组织召开多元解纷工作会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构建分层递进、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径,在源头形成化解矛盾纠纷合力,形成府院有效对接、力量整合、综合施策的立体化治理模式。发挥“三进”实质性解纷作用,深耕大调解网络,通过在线集约集成基层解纷力量,将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探索创建品牌工作室,推进辖区内法院全部建立老法官工作室,充分发挥退休“老法官”的政治优势、业务优势、经验优势,助推多元解纷工作高质效运行,引领提高牡丹江多元解纷品牌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