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人物
2024 12/24 13:19:53

律途逐光 心怀热爱——记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李静律师

字体:

回溯李静律政生涯的开端,似乎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发人深省的“大事件”,她戏虐自己当上律师纯属“歪打正着”。

1.jpg

在工作风格上,李静律师雷厉风行,处理案件时迅速而果断,严格把关每一个案件细节。在面对同事和客户时始终谦逊有礼,展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她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泛的尊重,无论是复杂的法律分析还是棘手的诉讼案件,她都能条理清晰地提出解决方案。她逻辑清晰、沟通高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和值得依靠的坚实盟友。

执业至今,她依然清楚的记得,在2016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绿树茵茵、夏风微燥,初为人母的李静,在家照顾襁褓里的可爱女儿,无意间看到了电视机里央视频道正在重播的《法律讲堂》节目。环环相扣的案件细节,逻辑严明的法律分析,使她看的越发入迷,也让她想起来自己儿时的梦想,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律师,在纷繁复杂的案件情况中抽丝剥茧,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事件中捍卫正义。想到这,李静随即拿起笔、翻开书开始备考。或许是天道酬勤、或许是金石为开,考试顺利通过,李静也在2017年成为了一名律师。

微信图片_20241224094957.jpg

在成为律师后的日子里,熬夜修改整理证据材料、起早出差去会见当事人成了常态。奔波,成了她生活的日常写照。然而,每一次奔波,都只为不负所托。因为她深知,从当事人委托到她的那一刻起,也就是信任建立的开始。有一次,一位女性当事人前来咨询,刚开始的半小时,当事人沉浸在案件的过往细节里,满是焦虑与无助。李静耐心倾听后,用温和而坚定的话语告诉她:“与其关注过去,不如‘掌握未来’。案件的细枝末节交给我们,别怕……”简单的几句话,仿佛给当事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当这位当事人离开时,由衷地对李静说道:“庆幸你是我的律师。”那一刻,李静深刻地感受到,律师这份工作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工作本身,它承载着当事人的希望,关乎着一个个家庭的悲欢。

随着工作经历越来越多,李静发现社会上有很多人们的法律意识很是淡薄,参加了多起公益普法活动之后,仍觉光亮甚微。这时,她又想起了那个平静的午后,想起来讲台上那位侃侃而谈的女律师,以及当时自己内心的炽热和悸动,李静心中便又有了个决定。她开始参加演讲比赛、报名电视台有关法律节目的各种选拔,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最终她如愿走上了大荧幕。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法律讲堂》”,这句开场白,就像她普法征程中的号角,每次在编辑稿件、录制节目的时候,她都时刻牢记服务老百姓实际生活需求的初心,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道理,告诉观众在遇到具体事情时到底该怎么办,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不仅如此,辽宁卫视的《金牌律师团》、辽宁广播电台的《辽沈大律师》以及FM98.6电台的《盛京说法》等节目中,也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听到她的声音。她就像一颗火种,虽然个人的力量看似渺小,但汇聚起来,也能在普法的广袤天地里燃起燎原之势,照亮无数人学法、懂法、用法的道路。

微信图片_20241224095031.jpg

随着职业生涯的稳步向前,李静也水到渠成的成立了财富风险防控法律事务部。“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秉持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她如同一位无畏的领航者,带领着团队在财富风险防控的法律海洋里破浪前行,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她都坚定不移、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奋进。因为,人生无论走哪个方向,都是向前。

然而,在李静拓宽律途、加担责任的同时,也错过了许多孩子的成长瞬间。尤其是有一次在寒暑假期间,已经答应孩子一块出去游玩,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但是,律所的一通紧急电话,拦住了李静登机的脚步。当事人是一对中年夫妻,在一个房屋维修工程项目中发生了工人坠亡的意外事故,被工人家属起诉至法院索要巨额赔偿。

李静接到电话之后,回头看到孩子失望的眼神,她的眼睛也瞬间觉得湿润,可是在这个时候,李静也只能安抚孩子和爱人的情绪,嘱咐二人注意安全、继续旅程,自己则回到工作岗位。在她转身的那一刻,眼泪终究是忍不住落了下来,这泪水里有不能和家人一起旅行的遗憾,也有孩子期盼已久却没有同行的愧疚。但是,留给李静调整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她只能迅速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赶到工作单位与当事人讨论事情经过、研析案件细节。说不心系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但李静也只能是趁着当事人出去接电话的间隙,看一看手机里孩子发过来的游玩照片,听一听视频里孩子的嬉戏玩闹声。而在放下手机的那一刻,又再一次沉浸到案件中,仔细聆听当事人陈述的事实,通过法律思维与法理逻辑的分析,再转化语言给当事人阐述、讲解。

微信图片_20241224095038.jpg

李静也曾经问孩子,是否对妈妈的缺席而有所怨言,孩子的一句话又让李静能量满满,孩子说:“虽然妈妈没有陪伴我,但却帮助到了更需要帮助的人。超人妈妈,你就是我的榜样!”

孩子越是懂事,李静越是意识到工作和家庭之间如何平衡是一个亟待研究的“人生课题”。对子女来说,母亲的陪伴和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一位母亲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天下午,李静和当事人在某法院第十七法庭里,在法官主持下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在一阵情绪宣泄和言语输出之后,双达成了调解合意。法官当庭撰写民事调解书,就在各方都坐在法庭里静静等待调解书“出炉”的时候,一阵细微的震动声响起。李静看到是自己的手机来电话了,本不想接的,但是瞥到是孩子的班主任打进来的电话,李静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在上学上课的时间班主任给学生家长打电话,通常是有重要事情的。李静跟当事人眼神示意一下,便起身出门来到走廊的窗台边接电话。果不其然,班主任跟李静说孩子在学校意外摔伤,已经送去医院,现通知家长尽快到场。匆忙挂断电话之后,李静顿觉两腿一软,多亏用手扶住了窗台,否则便要跌坐在地。几息之间,李静接受了孩子摔伤的这个事实,第一反应就是起身要赶去医院。就在李静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她又顿住了,回头看了一眼法庭关着的门,犹豫了一秒,李静便拿起手机颤巍巍的给家里人打电话,交代家里人先去医院,自己这边还有工作没结束。挂断电话,李静又推开了法庭的门,坐在位置上与当事人一起继续等待法官出具的调解书。在等待的时间里,李静如坐针毡、心急如焚,但又不能表现出来,以免影响了当事人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情绪。终于,法官将调解书撰写完毕,送达给原、被告双方之后,李静也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调解书送达,也意味着这个案子暂时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这边与当事人告别之后,李静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医院,路上经过的每一个需要等待的红灯都让她的内心又多添一分焦急。最后赶到医院的时候,看到躺在病床上摔伤的孩子,李静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像断线的珠子般往下掉。病床上躺着的孩子见到妈妈来了,正想瘪嘴哭,就见到妈妈比她哭的还要凶,孩子便如同小大人一般的反过来安慰妈妈,这让李静的心更是揪着疼。孩子摔伤自己没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陪伴、没能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结束工作才赶到医院,孩子却还要反过来安慰自己,李静此时的内心是又愧疚又心疼。世间安得两全法,平衡工作与家庭。不想缺席孩子的成长,不能辜负当事人的信任,李静只能在这二者之间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点”,不断取舍、不断调整。

微信图片_20241224095045.jpg

成功背后的付出,在荣誉的殿堂里得到回报:李静是2021年度民革沈阳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度民革沈阳市委员会思想宣传先进个人,荣获沈阳市“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奖,还被评为2022年度沈阳市优秀律师……一项项荣誉,见证着她在不同领域的付出与成就,也彰显着她作为一名优秀律师的卓越风采。

在文字的世界里,她也留下了自己的法律见解。《辽沈晚报》上,一篇篇出自她手的文章,像《办理美容卡中途退卡遭商家拒绝》《办理健身房会员卡中途能退吗》《消费者未验房先交钱合理吗》《非婚生子女该如何维权》等,用实际案例为大众解读法律问题,提供维权思路。

微信图片_20241224095022.jpg

从初入律途的“误打误撞”,到如今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李静用自己的经历诠释着热爱与坚持的力量。她是律师,是普法者,更是传递法律温度与正义的使者,在法律的舞台上,持续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为守护公平正义、传播法律知识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李静简历】: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 股权高级合伙人

财富风险防控法律事务部 主任

沈阳市公安局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

沈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少年工作辅导员

沈阳市律师协会宣传与表彰委员会副秘书长

沈阳市经济信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

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工作室特邀律师

CCTV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 主讲人

辽宁卫视《金牌律师团》   常驻嘉宾

辽宁广播电台《辽沈大律师》 主讲人

沈阳电视台《看今天》    特邀评论员

沈阳广播电视台《律师面对面》法律嘉宾

FM98.6电台《盛京说法》    特约嘉宾

(邱琦)

【责任编辑 -李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