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人物
2024 12/18 14:50:48

女律师常喜晶:律途逐梦的多面佳人

字体:

常喜晶今年37岁,2011年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法律专业。2014年她取得律师执业资格,如今已走过了10年的律师执业生涯。常喜晶律师执业以来,一直对刑事案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婚姻家事财富传承、劳动争议、工伤认定、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颇有建树,她参与并主办了民事、刑事诉讼案件几百起,通过对刑事案件的钻研,庭审中精彩的辩护,多次为被告人减轻刑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微信图片_20241218133136.png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丁少云律师和常喜晶合影

打开她的简历,她的职务职称很多: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律师 ;盈科全国民事争议解决法律专委会秘书长;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基础设施建设法律事务部副主任;沈阳市和平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她的社会任职:沈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沈阳市某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公益律师;沈阳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侨商联合会第四届理事;沈阳市侨联妇委会第四届委员;辽宁省美容美发行业协会股权连锁法律事务分中心主任;辽宁省法学会建筑法学研究会理事。她的荣誉头衔:盈科律师事务所2022年度优秀律师;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2022年度菁英合伙人;盈科律师事务所2023年度优秀民事律师。

微信图片_20241218133350.png

在工作中,常喜晶律师总能对复杂的案情进行条分缕析,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最大限度的维护客户的利益与诉求,真正做到了以真诚之心去和当事人交流,以专业的素养去传递法律的温度,做一名温和而有力量的律师。

她的故事,更多的是在一个个案件、家庭生活以及团队协作的场景中展开的。每一个律师的职业生涯中,总有那么几个刻骨铭心的案件,常喜晶也不例外。

曾经有一个贷款诈骗罪的刑事案件让她记忆犹新。这可不是一件普通的案子,涉案数额达到了“特别巨大”的标准,按照贷款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最高刑可是无期徒刑。而与之相近的骗取贷款罪,法定最高刑则为七年有期徒刑,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常喜晶作为辩护律师,深知责任重大。她仔细研究案件事实,确定了“争取将涉案罪名变更为骗取贷款罪”的辩护方案。她不辞辛劳,多次会见犯罪嫌疑人于某,不厌其烦地与办案警官沟通,并向办案机关递交了《于某不构成贷款诈骗罪应为骗取贷款罪的法律意见书》。但意见并未被侦查机关所采纳,随着案件的推移,案件进入到审查起诉阶段,常喜晶律师将辩护意见递交至某市检察院,市检察院认真听取了辩护意见,经深入讨论,仍以贷款诈骗罪的罪名起诉至某市法院,案件至此已经进入到最关键的阶段,如果不能在审判阶段争取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对被告人来讲将是毁灭性打击,对于一个终身致力于发展企业的企业家来说无疑是遗憾的。在法院审理阶段,经过司法鉴定和激烈的多次庭审辩护,最终法院做出了于某犯骗取贷款罪的判决。常喜晶律师通过对案件事实的层层剖析,有理有据的辩护,最终成功将于某的罪名变更为骗取贷款罪,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刑期减少10余年的结果。这个案件宛如一场激烈的战役,而常喜晶就是那个用知识和毅力赢得胜利的将领,通过这一案件也更加明确自己作为一名律师的责任与使命。

常喜晶是一名女律师,在律师这个男性占比较重的职业领域里,她如同在荆棘丛中开辟道路的勇者。她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律师的责任与使命,然而,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就像走在钢丝上,微妙且充满挑战。

常喜晶执业初期,她的夜晚常常被工作霸占,加班到深夜成了家常便饭。她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忙碌着,窗外的城市渐渐陷入沉睡,而她却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与家人相伴的美好时光。

也恰恰因此,常喜晶的家庭曾经出现了一些让她无法言表的问题。痛定思痛,她需要面对工作与家庭的微妙平衡。

她的身份多样,在工作场合,她如同公正的使者,为他人解决纷争,拨开迷雾。可在生活里,她也是女儿、妻子和母亲,这几个角色赋予了她温柔的底色。可常在多重身份下被“身不由己”的状况裹挟。身为父母的女儿,有一回,远在异地的父母生病,她却因在外地开庭,路途遥远,无奈也无法守护在父母身侧。

微信图片_20241218134156.jpg

在女儿3岁的时候,时隔今日,常喜晶仍然清晰的记得有一次为了代理一个外地的案子,凌晨4点,天色黑得像浓重的墨。当她正准备匆匆离家,房门微微发出的响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女儿,女儿那带着稚嫩哭腔的“妈妈,你别走……”这一声声的呼喊声,就像一把刀割着她的心,可她只能停顿了一下脚步,咬着嘴唇,噙着眼泪,坚定而义无反顾地走向工作的战场!可以想象那一刻,常喜晶美丽的面孔该有怎样凝重的表情。

说起常喜晶八岁的女儿,那也是一段令人感慨的故事。女儿七岁的时候,有一次睡前,她对女儿说:“妈妈明天一早要开庭。”“开庭是什么?”女儿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她耐心地解释:“简单说呢,就是一个人借了另一个人的钱却不还,然后借钱不还的人就成了被告,借钱给被告的人就是原告,原告上法院起诉被告。而律师作为原告或者被告的代理人,是要代表当事人调查取证,并且拿出证据,在法庭上辩论呢。”……女儿听到这,一下子兴奋起来:“我对法庭辩论最感兴趣了,我想听听他们怎么辩论。”于是,她就把双方的争议焦点模拟出来,和女儿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看着女儿心满意足地睡着,她心里满是欣慰。

接下来的几周里,她陆陆续续给女儿讲了十来个简单案例,还模拟庭审,让女儿渐渐对开庭程序和法庭辩论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慢慢地,女儿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在学校里,她骄傲地跟同学们说自己是最懂法律的。同学之间有了争吵,还会找她来评理咨询。女儿越来越坚强、自信、阳光,身上还有一种超越同龄孩子的理性。这不,权利意识也慢慢觉醒了。女儿会认真地跟她说:“妈妈,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你不能随便把我照片发朋友圈,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还会强调“压岁钱的所有权是属于孩子的,妈妈不可以占为己有。”

父母爱孩子呀,总是想着给孩子长远的打算。她这个做律师的妈妈,虽能借着职业便利随时给女儿做独特的普法教育,让女儿在学法的道路上领先一步,可自己也因为案件错过了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她还记得,一次当事人临时委托了一个民间借贷的二审案件。当事人找到她的时候,距离案件生效只剩一天了,要是再晚点就没法上诉了。这就像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她不得不加班到深夜凌晨3点,忙着梳理证据材料。初春的夜晚,凉意沁人,她从律所走回家,一路上满心都是对孩子的愧疚,因为那天本应该是陪在孩子身边为她庆祝生日的啊。

在她心里,家庭的温馨就像一抹永不消逝的阳光,一直温暖着她,哪怕这抹阳光有时候会被忙碌的工作阴云暂时遮蔽。

可是家庭的温馨一直是她心中的一抹柔软,后来她渐渐调整工作节奏,以高效率应对工作日的任务。现在,她每天都会接送女儿上学、放学,陪着女儿参加课外辅导课,到了周末就带女儿去进行体育锻炼或者参观博物馆,享受着温馨的亲子时光。而她不仅自己这样做,还鼓励团队的成员也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因为她深知家庭幸福才能够让律师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客户服务。她还积极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亲子教育的知识,即使在睡前也不例外,收听节目,阅读书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沟通交流,只想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不缺席。

在常喜晶看来,律师工作不仅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合作与成长更是不可或缺。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服务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客户变得规模化、专业化,法律法规也更新迅速。要满足这样的外部环境需求,团队合作显得越发重要。

微信图片_20241218133653.png

常喜晶说,只有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才能够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法治环境,提供高品质、全方面的法律服务。在未来,她希望自己继续践行法治中国的使命,与更多优秀律师同行一起创造法律界的美好未来。常喜晶就是这样一个在律途上逐梦前行的人,她在刑事案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多个擅长领域发光发热,在忙碌的工作、幸福的家庭与团队合作成长之间切换自如,宛如一颗璀璨的星,在沈阳乃至更广阔的法律天空中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邱琦)

【责任编辑 -李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