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群人,“柳叶刀”是他们剖开真相、解读“尸语”的利器,实验室是他们揭开谜底的战场。他们既是医师又是警察,他们就是法医。
今年40岁的肖庆丰便是其中一员。
肖庆丰在检验室处理检材
2010年,肖庆丰从临床医学毕业,向往穿上警服的他毅然报考了兴义市公安局法医岗位并顺利被录取。真正成为一名法医后,他才体验到工作的艰辛。
冰冷、血腥、恐怖。这是刚从事法医工作的肖庆丰,第一次面对尸体的感受。
“死者是不到1岁的婴儿,在诊所输液过程中死亡,家属要求尸检……”肖庆丰回忆,那是他入警后第一次直面现场,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看着同行学法医专业的新警已经着手检查,自己却迟迟无法上手。
验尸时,是肖庆丰第一次操刀,冰冷的解剖室、刺鼻的气味、细致的解剖流程……每个细节都给肖庆丰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值班时我甚至不敢一个人在单位睡觉。”想起刚参加工作时的心理障碍,肖庆丰记忆犹新。
“难道就要这样和尸体打一辈子交道吗?”正当肖庆丰对这份职业有些迷茫时,尸检结果出来了,死者家属得到了交代,压在肖庆丰心头的阴霾也散了。他找到了法医工作的价值——为生者权,为逝者言。
肖庆丰去现场勘查
“活人也许会骗人,但尸体不会说谎。凡有接触,必留痕迹!”对肖庆丰来说,冰冷的尸体是最诚实的证人,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是亡者留下的无声“告白”,法医能做的是精准地还原。
2014年,兴义市发生一起恶性杀人碎尸案。一名管道工人在检查堵塞的下水道时,发现部分人体组织。报警后,肖庆丰与同事在狭窄的管道里接力作战,在污水中连泡12小时,打捞起300余块人体组织尸块。
经过DNA检测确定死者身份后,通过排查,民警初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面对审讯,王某一口咬定受害人是突发身体不适后死亡,表示自己与受害人是婚外情侣关系,因为害怕两人关系败露,才将受害人尸体砍碎后丢弃。
“事实是什么?他说的就是全部吗?”带着疑问,肖庆丰开始从死者身上找答案。由于尸块数量多、体积小,不能完整地对尸块进行拼接,在确定死亡原因及致伤工具、分尸工具方面较困难。
通过几天的检验,肖庆丰确定死者系扼颈致机械性窒息死亡,为案件侦破及诉讼提供作出了较为全面、准确的鉴定意见。铁证如山,王某最终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无论是酷暑夏季,还是风霜寒冬,只要接到报警,肖庆丰就会带上勘查箱立即奔赴现场。为了将漂浮的尸体打捞出水,他可以在齐膝深的淤泥中徒步;为了进行尸表检查,他可以贴近观察高度腐败的尸体;为了查明真相,他可以在解剖室一站7、8个小时……
这个在外人眼中“脏、苦、臭、累”甚至有点恐怖的工作,肖庆丰一干就是14年。他说,“每一次现场勘查、尸体检验、伤情鉴定,都是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真相的追求,这是我的战场,我必须坚守!”(雷丹丹)
